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奇异果留学):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谨以此文记录我在新西兰疫情期间的一些所见所闻。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距离新西兰政府于2020年3月23日宣布将于两日后也就是25号凌晨正式进入为期4周的全国level 4警戒,全国lockdown已经过去了将近3周了,能否根据原来的预期于4月23日解封呢?目前新西兰总理的回复是我们已经看到了转折点,但是距离终点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并且将于本周四的时候出台关于把state emergency state调整为level 3的各种限制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回顾下最近三周到三个月的时光,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却又仿佛不再是那个曾经五光十色灯红酒绿的世界了。聚餐,运动,购物,工作,生活哪一样不被covid19搅了个天翻地覆,更不要提那近在咫尺的死亡了。

 

想起一首歌名,觉得来形容现在的状态甚为合适,《这么近,那么远》,疫情在中国初现端倪的时候,大家一起声讨武汉的各种光怪陆离,久未联系的朋友相互嘱咐的也都是注意疫情,多呆在家,不要到处乱跑,后来各路害人害己的牛马蛇神终于消失匿迹,医院医生护士又抢救下多少条人命,再后来全世界各个国家一个个开始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来保护自己国民和经济,每个人的处境貌似又差不多了,同样被关在家里,同样只能上上网打发时间,这一刻全世界人民的命运又是如此的相似。曾经激烈碰撞的制度文化和思想意识,我想通过此次的疫情偏见也会减小一些吧,在夜郎自大和虚怀若谷中,哪个才是明智的选择,相信理智的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新西兰虽然位置靠东,文化却是向西,在这里已经居住了7年的我看到政府在这次疫情中没有不带脑子地跟着曾经的大哥一起走内心是满足的,紧急情况下立马给受影响的人发钱付房租也算是反应迅速慷慨大方了,到目前为止,个人觉得新西兰的状况还是算乱中有序且慢慢步入正轨了。

普通民众在这次疫情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还得分情况讨论下: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全职/兼职工作人员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可能大部分人通过这次疫情也都体会到了,其实不是工作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工作。在新西兰,可以远程工作的话,雇主会尽量选择让雇员在家工作,比如我们公司,在新西兰总理宣布lockdown前一周已经开始尝试work from home,包括把公司的电脑以及其它硬件设施搬回家,安装远程办公所需要的各种软件并尝试团队开会的时候使用,为员工购买家庭急救包等行为。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据RNZ报道称,新西兰大概10%的人可以远程工作,目前新西兰劳动人口约为200万,也就是说20万的人口可以在家工作。比如咖啡店,购物中心这些无法在家工作的人呢?如果你的收入受到疫情影响,全职人员可以申请每周大概580刀的工资,兼职的会少一些,可以申请3个月的。比较搞笑的是有些雇主拿到钱后不舍得发给员工,导致政府后面选择在网站上公布所有拿到政府津贴的雇主名单,如果你怀疑雇主拿到钱却不给你,可以去查看雇主是否真的拿到了政府补贴却没有给你,如果是真的去work and income一告一个准。以信任为基准的社会也会遇到依靠信任无法解决的事情,相信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在家工作有好有坏,可以节省下通勤成本,虽然在基督城本来开车去上班也就是十分钟的事情吧,但是呢,工作时间更灵活了,比如我大半夜睡不着想起来干活也是可以的,平时的话都要犹豫下,毕竟公司六点之后的警报才会解除,六点之前去的话还是挺麻烦的。另外呢就是可以把工作和生活更好地平衡一下,比如可以在开会之前就把米饭煮上啊把菜都备好啊,或者边开会边洗衣服,等会开完了衣服也都洗好了,可以拿去晾晒了,在家工作的这段时间是我伙食最好的一段时间了。

 

开会时间也缩短很多,以前磨磨唧唧的会议因为了现在没有面对面,各种尬聊难度瞬间升级,更多都是有事说事没事拜拜。缺点呢就是效率问题,拖延症晚期患者在家工作恐怕是有够难受的,想要去工作又总是很难开始,少了“去上班“的仪式感。同样在家工作也是我逐步慢慢更了解的家了,包括家庭成员关系,以及各种物品的摆放位置,必须承认在家这几天我把家里的犄角旮旯都转过了,想平时都是我们家的猫来每天巡视下地盘。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学生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学校从lockdown开始关闭了,包括中小学和大学。看新闻讲有些学校和学生会有在线学习,但是也有些家庭没有安装宽带以及购买在线学习的设备,所以听说马上电视教学即将展开,毕竟几乎家家有电视的嘛。说起电视,不得不说无聊的kiwi们是真的爱看电视啊,周围的邻居们哪怕整个房子都是暗的,也一定有电视LED屏幕发出来的那一抹光彩。

 

大学的课程有些作业比较繁忙的还需要在lockdown期间继续做作业,老师和助教也都会通过zoom或者slack来提供在线支持。有些其它课程则是按下了暂停键,但是今天收到学校通知,下周4月20日开始网上教学,老师会提供教学视频和课件以及slack或zoom来答疑解惑。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开车出门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正常情况下如果不是要去超市购物或者买药品是不允许使用你的私家车上路的。记得lockdown刚开始的时候有人开车去海边,被警察拦下并劝返的例子比比皆是,还有一些骑摩托车的在基督城空旷的路上超速,被不少人举报,后来上了电视被谴责后就没再见到过了。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不过lockdown刚开始的时候也确实规则有些混乱,导致大家不能很好地理解,后来政府不断更新自己的引导视频和文件,目前的政策非常容易理解和遵守了,包括前段时间比较火爆的新西兰警察告诉你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的视频,都是非常好的科普材料。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社交距离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谈到西方国家的防疫圣经,不得不提的就是这个social distance和呆在你自己的bubble。和中国不同,国内有人生病不舒服大家给出的建议都是去医院和喝开水,在新西兰和其他西方国家,他们给出的建议是待在家和多洗手,待在家呢是希望病毒不要蔓延,是对别人负责,多洗手呢也是认为细菌多从口入,尤其是用肥皂水洗手简直是圣经中的圣经,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洗手,洗到天长地久,最后一句是我编的。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社交距离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如果我们要聊天,要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如果去超市购物,顾客和顾客之间也要保持这样的距离,哪怕是去公园锻炼身体,也要尽量减少与你擦身而过的机会,远远躲开并保证2米的社交距离。有些可以进行网上销售的实体店允许客户自己上门取货,但是取货的时候没有做好隔离客户的规定,结果被罚了25万。

 

刚过去的复活节长假,不遵守规矩想出门去自己度假小屋的那些人也惨遭邻居举报,哪怕你趁着凌晨两三点的夜幕来到自己的度假小屋也不行。不得不说kiwi真的爱举报,lockdown刚开始时拨打111的人已经把电话打爆了,结果第二天警察局宣布请大家去网站上举报不符合规定的人和事不要再打电话了,因为接线员不够而且紧急电话都接不进来了,而后第三天警察局说我们的网站因为举报太多崩溃了。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购物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目前为止我还没去过超市,但是看朋友圈几乎都要排队,不过听说排队时间也都不长,十分钟左右吧,快进快出。目前也并没有听说肉类菜类涨价之类的消息,所有整体社会感觉还是比较稳定的。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英雄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憎恨唾骂的对象,也都有竞相追捧的对象,中国有钟南山张文宏,美国有福气博士,新西兰也有Dr Ashley Bloomfield,美国的福其博士昨天一天没出镜,媒体就开始追问是不是被川普辞掉了,可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新西兰的这个博士也是几乎每天都要出境报告下今天新增多少人,死亡多少例,已经成了大家每天的期待,Dr Ashley为人谦逊,专业知识过硬,吸引了不少粉丝,甚至有人为他写了一首歌,名字就叫Ashely Bloomfield,感兴趣的可以点击https://www.reddit.com/r/newzealand/comments/fxf3ff/ashley_bloomfield_music_video/,歌词也是相当写实了:“虽然我在隔离中被困,但是也没那么糟糕,因为呢,我每天都可以看到我心中的男人,他有着浅色的头发,他说话的方式让我觉得一切都会变好,如果我可以许个愿,我希望可以存在在你的bubble里。”不得不说,这爱意非常明显了。

 

与此同时不少人提议Dr Ashley成为2020的people of New Zealander。Smart is the new sexy。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唠唠叨叨这么久,如果你还能看到最后,感谢你的耐心,2020年希望世界和平,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保住自己的工作,生活能够回到还不错的正轨上去吧。

 

—END—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

奇异果留学作为新西兰教育局认可的本地留学机构,我们为学生提供专业留学移民建议和最新留学资讯,如果您对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留学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

沉睡了的城市,将何时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