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城的码农奶爸03 – 看病就医

新西兰看医生

身在国外,最头疼的莫过于生病了。

虽然在国外呆了快5年了,但是很多医学名词都不懂,必须事先查好字典,带着手机去诊所,用谷歌翻译才算心里有点底。

家庭医生

在新西兰,一般生病了都会先去诊所(Clinic)看家庭医生(GP,General Practitioner)。

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其实就是普通的全科医生。所以呢,大部分小病小痛是不用去医院(Hospital)的。大病急病才要去医院。

新西兰公民、居民、长期工作签证持有者,都可以注册(enroll)自己的家庭医生。注册之后,每次去看家庭医生就可以享受本地居民待遇(便宜一点)。当然,也可以去别的诊所看别的家庭医生,会贵一点。注册家庭医生一般就是就近找个,如果搬家了,也可以换,反正你的医疗记录都会在同一个系统里。也可以注册会讲中文的医生,但貌似比较热门抢手~

每个诊所的开诊时间会不一样,大部分诊所只有工作日开门,有些诊所周六周日也开门。

貌似欧美国家的医疗制度都是这样。中国现在推行的社区医院貌似也有类似思考。

当然,我是外行,不知道那种好。但个人觉得国内那种凡是生病,不管大病小病都跑去医院,而且医院每次都能够快速接待、就诊,确实牛逼得不得了。而且有医保的情况下,花费还不算很大。这里不展开说了。

预约

生病了要去看家庭医生,一般要电话预约。不是直接人冲过去就行。

前台根据医生和你的情况,会约个最好的时间。

一般小孩和孕妇会优先预约,特别是小孩子生病,很可能直接就能够约到当天的时间。

我们的家庭医生本身还是专科医生,所以每周有几个半天不在诊所,有时候不是很好约。但约到了准点过去基本就不用等。这点很好。

周末诊所不开门的时间不能够预约。

要是周末生病了呢?问的好!要么去看24小时开门的急诊,要么去其它周末会开门的诊所。

祝你周末不要生病……

费用

每个诊所的收费也不太一样,某些诊所在某些项目可能会有优惠。比如25岁以下性疾病检查免费之类的。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我们看一次是 $40 + 15%税,一共是 $46。小孩看病不用钱。

我的公司有医疗保险(Health Ensurance),所以这个钱也可以报销,基本就不花钱了。

看完家庭医生会可能会开一些处方药。比如万能神药 Panadol

带着医生开的处方药单,去药店买就行。医疗保险也可以报销或者部分报销。

处方药一般一个 $5,有时候药店促销,只要 $3 一个。小孩子和孕妇的药不用钱。

如果是常备药,医生开的药量几乎都会多到过期,足够吃很久……

急诊

如果是急诊,基督城有一个24小时开门的急诊中心,在Columbo Street。随时可以去,但是去了要排队。因为可能有其他人更紧急。

有个朋友晚上做饭,手指头被割到,血流不止,就去了急诊。然后护士当场简单包扎处理了一下,就排队排队排队,等排到第二天凌晨5点快天亮的时候,把胃出血的、脑震荡的、车祸受伤的人处理完毕之后,终于轮到他了。轮到他的时候,医生打开包扎,一看,噢,血已经止住了,你回家吧。

当然,真的急症也必须要去。我同事的小孩,急性喉炎,呼吸都有困难。送去急诊,立马得到优先治疗了。

还有更紧急的就是打111叫救护车。我老婆怀第二个小孩的时候,有次吃坏肚子。凌晨3点多,她呕吐不止,还有血丝。怕影响小孩,我们就打111叫了救护车。急救人员来的时候,检查了下,感觉也不是很严重,就想算了让我老婆好好在家休息下。我和我老婆都很担心小孩,就坚持要去医院,我老婆一直说:I am dying…. 他们没办法,就送去基督城医院了。到了医院,吊了一瓶生理盐水,就止吐了。

救护车出一次车$80。当时不用缴费,事后才寄一个账单到家里,在线付清即可。

其它检查

这边还有一些免费的社区医疗检查,比如给小孩子一年一次的牙齿检查。也是一样,到了该检查的时间就预约。

我家末末3岁,已经检查过两次了。医生说她牙齿保持得很好。检查完了医生还会送小孩一些新的牙刷,保护牙齿的宣传材料之类的。

总之,看病的时候语言是个最大的问题……

 

作者:夏勇兴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74523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关注我们公众号,新西兰本土第一手的留学,生活,工作,移民信息。

我们的公众号